
职称 | 特聘教授 |
---|---|
姓名 | 李大嵩 |
电子邮件 | |
联络电话 | 03-5712121ext31373/31376 |
网站 | http://csdsplab.cm.nctu.edu.tw |
主要组别 | 电信甲组:通讯、网络及多媒体领域 |
研究专长 | .通讯系统 .讯号处理 |
实验室 | 通讯系统设计与讯号处理实验室I / 通讯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II |
自传 |
---|
Ta-Sung Lee received the B.S. degree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1983, the M.S.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in 1987,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Purdue University, W. Lafayette, IN, in 1989, all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1990, he joined the Faculty of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NCTU), Hsinchu, Taiwan, R.O.C, where he holds a position a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2005 to 2007, he was Chairman of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nd from 2007 to 2008 and 2012 to 2013, he was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of NCTU. His other past positions include Technical Advisor 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s.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Managing Director of MINDS Research Center, College of ECE, NCTU,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Communications & Computer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 NCTU. He was Vice Chairman and Chairman of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Taipei Chapter from 2005 to 2008, a Board Member of IEEE Taipei Section from 2007 to 2010, an Associate Edito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from 2009 to 2013, and 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Regional Director-at-Large for Region 10 from 2009 to 2013. He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Dr. Lee was appointed Commissioner of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CC) by the Premier of Taiwan, R.O.C., for the term 2008-2010. He was Chairman of 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 a government funded agency for telecommunications R&D, from 2013 to 2016. He has been Vice Preside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CTU since 2016. Dr. Lee is active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uch as smart antenna and MIMO systems, sensor networks, cross-layer design, and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of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He has led many collaborative projects in several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s, such as “Program for Promoting Academic Excellence of Universities– Phases I and II,”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Program.”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60 peer-reviewed papers and patents. Dr. Lee is an IEEE Fellow, and has won several awards for his research,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contributions; these include two time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SC) Superior Research Award, 1999 Young Electrical Engineer Award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IEE), 2011 Distinguishe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Award of CIEE, two times NCTU Distinguished Scholar Award, and NCTU Teaching Award. Dr. Lee was elected IEEE Fellow in 2016 for leadership and contribution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
计画类别 | 年度 | 计画名称 | 参与人 | 职称/担任之工作 | 计画期间 | 补助/委讬或合作机构 |
---|---|---|---|---|---|---|
研究计画 | 2019 | 具备中心与边际智慧之5G NR网络下世代协同多点技术(2/3) | 李大嵩, 方凯田, 伍绍勳, 馀俊宏 | 主持人 | 2019.07 ~ 2020.06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9 | 77 GHz汽车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开发与验证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9.01 ~ 2019.12 | 暂不公开 |
研究计画 | 2019 | 毫米波智慧雷达系统与技术研究中心(2/5) | 共同主持人 | 2019.01 ~ 2020.03 | 教育部、科技部 | |
研究计画 | 2019 | 开源智能联网研究中心(2/5) | 协同主持人 | 2019.01 ~ 2019.12 | 教育部 | |
研究计画 | 2018 | 国立交通大学贵重仪器使用中心服务计画 | 主持人 | 2018.12 ~ 2019.12 | 科技部 |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8 | 前瞻技术产学合作计画 -三维通信网络技术及其在智慧校园之应用(III) | 协同主持人 | 2018.10 ~ 2019.10 | 科技部、广达电脑 | |
研究计画 | 2018 | 运用于第五代异质网络微波/毫米波行动宽带之智慧型自我侦错与修复技术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 |
研究计画 | 2018 | 具备中心与边际智慧之5G NR网络下世代协同多点技术(1/3) | 李大嵩, 方凯田, 伍绍勳, 馀俊宏 | 主持人 | 2018.07 ~ 2019.06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8 | 智慧型混合式毫米波波束扫描系统及高速目标方位估测研发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8.03 ~ 2018.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8 | MIMO及C-RAN效能量测系统商品化与事业化开发计画 | 协同主持人 | 2018.01 ~ 2019.12 | 经济部 |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8 | 水下目标追踪及被动测距之算法建置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8.01 ~ 2018.12 | 中科院 |
研究计画 | 2018 | 毫米波智慧雷达系统与技术研究中心(1/5) | 共同主持人 | 2018.01 ~ 2019.03 | 教育部、科技部 | |
研究计画 | 2018 | 开源智能联网研究中心(1/5) | 协同主持人 | 2018.01 ~ 2018.12 | 教育部 |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8 | 77GHz汽车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评估与开发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8.01 ~ 2018.12 | 暂不公开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7 | 前瞻技术产学合作计画 - 三维通信网络技术及其在智慧校园之应用 (II) | 李大嵩 | 协同主持人 | 2017.10 ~ 2018.09 | 中华电信、光环科技、广达电脑、汉民科技、联发科技、科技部 |
研究计画 | 2017 | 于第五代智慧型小细胞网络实现频谱与能量效率最佳化之联合混合式波束成型与允入控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7.08 ~ 2018.07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7 | 水下追踪系统之技术研析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7.01 ~ 2017.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6 | 前瞻技术产学合作计画 - 三维通信网络技术及其在智慧校园之应用 (I) | 李大嵩 | 协同主持人 | 2016.10 ~ 2017.09 | 中华电信、光环科技、广达电脑、汉民科技、联发科技、科技部 |
研究计画 | 2016 | 后第四代异质行动网络的干扰管理与允入控制之联合最佳化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4 | 无线通讯技术与自动化量测技术研究开发案(2/3)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5.12 ~ 2016.11 | 卫普科技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5 | 建置基站资安检测环境计画(第一期)委讬研究案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5.11 ~ 2016.08 |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5 | 4G网络服务品质验证研究与行动上网速率评量委讬案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5.10 ~ 2016.07 |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 |
研究计画 | 2015 | 资讯安全开放资料平台研发与恶意程式知识库维运- 分项计画六:5G 行动宽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2)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5.08 ~ 2017.07 | 科技部 |
研究计画 | 2015 | 第五代全维多输入多输出通讯系统能量效率最佳化之研究 | 李大嵩 | 计画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5 | 104-105学年度「联发科-交大创新研究中心」研究计划书-「先进无线通讯系统核心技术」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5.08 ~ 2016.12 | 联发科技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4 | 无线通讯技术与自动化量测技术研究开发案(1/3)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4.12 ~ 2015.11 | 卫普科技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4 | 103学年度「联发科-交大创新研究中心」研究计划书-「先进无线通讯系统核心技术」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14 | 资讯安全开放资料平台研发与恶意程式知识库维运-分项计画六:5G 行动宽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1)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 |
研究计画 | 2014 | 后第四代異质网路的干扰管理和机会式频谱存取之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4 | 量测全国行动上网速率提供情形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4.04 ~ 2015.01 |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 |
研究计画 | 2014 | 智慧型天线应用在宽带通信系统之整合技术研析与发展验证(II)─总计画暨子计画一:智慧型天线宽带通信系统平台建立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4.01 ~ 2014.12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3 | 次世代矽基毫米波雷达技术-77GHz车用双模传感应用3年计画(3/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3.12 ~ 2014.11 | 资讯工业策进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3 | 固网宽带上网速率评量与分析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3.09 ~ 2015.12 |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 |
研究计画 | 2013 | 干扰校齐及其于下世代蜂巢式行动通讯系统之应用(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3 | 先进无线通讯系统核心技术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13 | 智慧型天线宽带通信系统平台建立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3.01 ~ 2013.12 | 科技部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2 | 次世代矽基毫米波雷达技术-77GHz车用双模传感应用3年计画(2/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2.12 ~ 2013.11 | 资讯工业策进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2 | 先进无线通讯系统核心技术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12 | 干扰校齐及其于下世代蜂巢式行动通讯系统之应用(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12 | 具自行组态与自我优化能力的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关键技术之研发-子计画一: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的频率重复使用与使用者容量分析(3/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1 | 次世代矽基毫米波雷达技术-77GHz车用双模传感应用3年计画(1/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1.12 ~ 2011.11 | 资讯工业策进会 |
研究计画 | 2011 | 具自行组态与自我优化能力的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关键技术之研发-子计画一: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的频率重复使用与使用者容量分析(2/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11 | 适用于下世代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球型解码器之算法与架构研究(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1 | 先进无线通讯系统核心技术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联发科技 |
产学合作计画 | 2010 | UL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for LTE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10 | 具自行组态与自我优化能力的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关键技术之研发-子计画一:毫微微蜂巢复盖网络的频重复使用与使用者容量分析(1/3)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10 | 适用于下世代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球型解码器之算法与架构研究(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9 | 广义的机会式通讯:无线行动网络中之竞争、合作与感知-子计画二:感知无线行动网络之协力式跨层设计(3/3)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9 |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之低复杂度及分布式变化检测(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8 | 广义的机会式通讯:无线行动网络中之竞争、合作与感知-子计画二:感知无线行动网络之协力式跨层设计(2/3)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8 |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之低复杂度及分布式变化检测(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07 | Advanced Air Interface Techniques for IEEE 802.16m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07 | 广义的机会式通讯:无线行动网络中之竞争、合作与感知-子计画二:感知无线行动网络之协力式跨层设计(1/3)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7 | 具频域等化机制之单载波空时区块码之盲蔽式多通道判别:以非多馀传送前置编码为基础的研究(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07 | Mobile WiMAX射频与测试平台之设计与实现计画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4 ~ 2008.03 | 正文科技 |
研究计画 | 2007 | 新世代行动通讯系统MIMO技术分析及规画评估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4 ~ 2007.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研究计画 | 2007 | 适用于卫星通讯之跨层(Cross-Layer)算法设计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7.01 ~ 2007.12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6 | 具频域等化机制之单载波空时区块码之盲蔽式多通道判别:以非多馀传送前置编码为基础的研究(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06 | Advanced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Next Generation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06 | 先进无线通讯之MIMO技术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6.06 ~ 2006.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研究计画 | 2006 | 运用于宽带卫星通信之高速OFDM传输架构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6.01 ~ 2006.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研究计画 | 2006 | 智慧型软件无线电UWB Ad Hoc通信系统研究 | 李大嵩 | 共同主持人 | 2006.01 ~ 2006.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产学合作计画 | 2005 | Advanced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Mobile Wi-MAX | 李大嵩 | 协同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联发科技 |
研究计画 | 2005 | 具频域等化机制之单载波区块传输系统的盲蔽式通道判别:以周期性调变为基础的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5 |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讯号处理观点之B3G无线接取前瞻性技术研究(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4 |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讯号处理观点之B3G无线接取前瞻性技术研究(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4.08 ~ 2005.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4 | 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之调复机动态调变及错误编码控制方式之应用研究分析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4.01 ~ 2004.12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4 | 联合战术无线电(软件无线电)架构及信号处理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4.01 ~ 2004.11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研究计画 | 2003 |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分频多工之宽带无线进接技术(2/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3.08 ~ 2004.07 | 国科会 |
产学合作计画 | 2003 | Intelligent 802.11b Wireless Router with Smart Antenna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3.03 ~ 2003.08 | 大同公司 |
研究计画 | 2002 | 前瞻性B3G无线接取技术-子计画二:智慧型天线及多用户侦测(I)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2 |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分频多工之宽带无线进接技术(1/2)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国科会 |
研究计画 | 2002 | 无线通讯空中平台系统技术与应用之研究 | 李大嵩 | 主持人 | 2002.04 ~ 2002.12 | 中山科学研究院 |
发表日期 | 专利名称 | 专利编号 | 专利国别 | 着作人 |
---|---|---|---|---|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ngle Estimation Verification,” U.S. patent 9,411,035B2 (2016) | ||||
"Reduced-Overhea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U.S. patent 10,069,652 (2018) | ||||
“Motion Parameter Estimating Method, Angle Estimating Method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P.R.C patents CN103576141B (2017). | ||||
2015/10/06 | 黄崇荣、蔡宗育、戴家威、李大嵩, "Motion Parameter Estimating Method, Angle Estimating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美国专利9134407, 2015年9月 | |||
2015/10/01 | 黄崇荣、蔡宗育、李大嵩,"角度估计检测方法及电子装置," 中华民国专利I470257,2015年1月 | |||
2015/10/01 | 黄崇荣、吴智湧、李大嵩, "基于几何方法欠定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之高效率解码器及其解码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422812, 2014年1月 | |||
2015/10/01 | 邓俊宏、李大嵩、郭富彦, “通讯系统及其讯号预先处理装置与讯号接收装置", 中华民国专利 I227975, 2005年02月
|
|||
2015/10/01 | 邓俊宏、吴卓谕、李大嵩, "多输入多输出多载波分码多重进接通讯系统之架构及其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264194, 2006年10月 | |||
2015/10/01 | 邓俊宏、李大嵩, "经由多重天线无线接收、传送讯号之装置及适用于无线通讯之频率偏移预估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227609, 2005年02月 | |||
2014/12/11 | 李大嵩、黄崇荣、蔡宗育、戴家威, "移动参数估计方法、角度估计方法及判断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448715, 2014年8月 | |||
2014/12/11 | 黄崇荣、宋志晟 、李大嵩,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mitting Poin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美国专利 8798187, 2014年8月 | |||
2014/12/11 | 黄崇荣、宋志晟、李大嵩, "通讯系统接收器及其解码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434536, 2014年04月 | |||
2014/12/11 | 黄崇荣、吴智湧、李大嵩, "Geometry Based Efficient Decoder For Underdetermined Mimo Systems And Decoding Method," 美国专利 8488711, 2013年7月 | |||
2014/12/11 | 黄崇荣, 宋志晟, 李大嵩,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mitting Poin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美国专利 8582695, 2013年11月 | |||
2014/12/11 | 何从廉、李大嵩,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odeword thereof," 美国专利 764745, 2010年07月 |
|||
2014/12/11 | 杨松根、李大嵩,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美国专利 7889703, 2011年02月 | |||
2014/12/11 | 杨松根、李大嵩, "可适性调变与编码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324448, 2010年05月 |
|||
2014/12/11 | 李大嵩、萧志文,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ading bits into sub-channels," 美国专利 7929564, 2011年04月 |
|||
2014/12/11 | 邓俊宏、李大嵩,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Offs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美国专利 7236539, 2007年06月
|
|||
2014/12/11 | 纪宜志、李大嵩, "Combining Coefficient Estim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pensating Phase Noise of OFDM System and Combining Coefficient Estimation Method Thereof," 美国专利 7532689, 2009年05月
|
|||
2014/12/11 | 邓俊宏、吴卓谕、李大嵩, "Structure of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 patent 7406067, 2008年07月 | |||
2014/12/11 | 杨松根、李大嵩, "可适性调制与编码方法," 中国专利CN1976268B, 2010年05月
|
|||
2014/12/11 | 何从廉、吴卓谕、李大嵩, " Method of Symbol Detection for MIMO Dual-Signaling Uplink CDMA Systems", U.S. patent 7664191, 2010年02月 | |||
2014/12/11 | 何从廉、李大嵩, "通讯系统及其字码选择方法," 中国专利CN101163121B, 2011年06月
|
|||
2014/12/11 |
纪宜志、李大嵩, "具有补偿相位噪声能力的合并系数估算装置及方法," 中国专利CN100527720, 2009年08月
|
|||
2014/12/11 | 邓俊宏、李大嵩、郭富彦, “通信系统及其信号预处理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 中国专利CN1266957C, 2006年07月 | |||
2014/12/11 | 纪宜志、李大嵩, "具有补偿正交分频多工系统相位噪声能力的合并系数估算装置及合并系数估算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260890, 2006年08月 | |||
2014/12/11 | 何从廉、吴卓谕、李大嵩, "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双讯号模式上链CDMA系统之符元侦测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 I303128, 2008年11月 | |||
2014/12/11 | 邓俊宏、李大嵩、廖建兴, "用于分时双工宽带多载波直接序列分码多重进接系统之发射分送方法", 中华民国专利207417, 2004年06月 | |||
2014/12/11 | 邓俊宏、李大嵩、郭富彦,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Pre-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Thereof,” U.S. patent 7385955, 2008年06月
|
实验室名称 | 位置 |
---|---|
通讯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II | 工四馆712A |
通讯系统设计与讯号处理实验室I | 工四馆712 |
国家 | 学校名称 | 系所 | 学位 | 期间 |
---|---|---|---|---|
美国 | 普渡大学 | 电机工程 | 博士 | 1987.08 ~ 1989.12 |
美国 | 威斯康辛大学 | 电机工程 | 硕士 | 1986.01 ~ 1987.05 |
中华民国 | 国立台湾大学 | 电机工程 | 学士 | 1979.09 ~ 1983.06 |
服务机关名称 | 单位 | 职务 | 期间 |
---|---|---|---|
国立交通大学 | 交大研华物联网智慧系统研究中心 | 主任 | 2017.03 ~ 迄今 |
国立交通大学 | 研发处 | 研发长 | 2016.08 ~ 迄今 |
国立交通大学 | 交大卫普联合研发中心 | 主任 | 2014.12 ~ 2017.11 |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 领域主编 | 2014.08 ~ 迄今 | |
财团法人电信技术中心 | 董事长 | 2013.08 ~ 2016.05 | |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 -- | 副主编 | 2013.08 ~ 迄今 |
电信技术中心 | 执行长 | 2013.08 ~ 2016.05 | |
国立交通大学 | 学生事务处 | 学务长 | 2012.08 ~ 2014.01 |
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 -- | Regional Director-at-Large (R10) | 2011.01 ~ 2013.12 |
高等教育评鑑中心 | 评审委员会 | 委员 | 2011.01 ~ 2011.12 |
教育部网络通讯人才培育先导型计画 | -- | 共同主持人 | 2010.08 ~ 2014.04 |
国立交通大学 | 电机工程学系 | 教授 | 2009.08 ~ 迄今 |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 -- | 副主编 | 2009.03 ~ 2013.02 |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 | -- | 委员 | 2008.08 ~ 2010.07 |
IEEE COMSOC Taipei Chapter | -- | 主席 | 2008.01 ~ 2008.12 |
国立交通大学 | 学生事务处 | 学务长 | 2007.08 ~ 2008.07 |
国立交通大学 | 电信工程学系 | 系主任 | 2005.08 ~ 2007.07 |
工业技术研究院 | 资讯与通讯研究所 | 技术顾问 | 2005.08 ~ 2007.07 |
国立交通大学 | 通讯与电脑培训计画 | 主任 | 1999.08 ~ 2001.07 |
国立交通大学 | 电信工程学系 | 教授 | 1994.08 ~ 2009.07 |
国立交通大学 | 电信工程学系 | 副教授 | 1990.02 ~ 1994.07 |
美国普渡大学 | 电机工程学系 | 研究助理 | 1988.01 ~ 1989.12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 电机工程学系 | 研究助理 | 1986.06 ~ 1987.08 |
类别 | 年度 | 奖项名称 | 颁奖单位 |
---|---|---|---|
校外荣誉事项 | 2017 | 指导学生陈国铭、汪楷程参与钛思科技2017MATLAB & Simulink技术与应用文章/论文征选比赛,作品「基于MATLAB®与机器学习之LTE-A网络自我诊断平台」荣获论文佳作奨 | 钛思科技 |
校外荣誉事项 | 2016 | IEEE Fellow | IEEE |
校外荣誉事项 | 2014 | 指导学生蔡宗育、徐伟强、李芫秤参与钛思科技2014MATLAB & Simulink技术与应用文章/论文征选比赛,作品「基于DSP与MATLAB®协同设计之调频连续波雷达仿真平台」荣获论文佳作奨 | 钛思科技 |
校外荣誉事项 | 2012 | 指导学生黄翊恒、黄崇荣、高立维参与钛思科技2012MATLAB & Simulink技术与应用文章/论文征选比赛。作品「开发应用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之空间通道模型仿真平台」荣获最佳论文奖 | 钛思科技 |
校外荣誉事项 | 2011 | 杰出电机工程教授奖 | 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8 | IEEE Taipei Section Chapter Achievement Award | IEEE Taipei Section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7 | 指导学生黄千致荣获中国电机工程青年论文奖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校内荣誉事项 | 2007 | 杰出人士荣誉奖励 | 交通大学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7 | IEEE COMSOC Chapter of the Year Award | IEEE COMSOC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7 | IEEE COMSOC Chapter Achievement Award | IEEE COMSOC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6 | 指导学生范盛博荣获中国电机工程青年论文奖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6 | Award of Excellence | 2006 TI Taiwan DSP Application Design Competition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6 | 指导学生陈彦宇、陈欣瑶荣获TI DSP Design Award | Texas Instruments |
校内荣誉事项 | 2006 | 杰出人士荣誉奖励 | 交通大学 |
校内荣誉事项 | 2001 | 优良教学奖 | 交通大学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0 | 优秀青年电机工程师奖 | 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2000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9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8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7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6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5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4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3 | 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2 | 优等研究奖 | 国科会 |
校外荣誉事项 | 1991 | 优等研究奖 | 国科会 |